惊蛰,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。在每年公历3月4-6日,进入惊蛰时节,天地回暖、土地解冻,冬眠的昆虫、动物日渐活跃,开始出来活动,这时农村要忙着耕地播种。
惊蛰,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。在每年公历3月4-6日,进入惊蛰时节,天地回暖、土地解冻,冬眠的昆虫、动物日渐活跃,开始出来活动,这时农村要忙着耕地播种。
知识简介:惊蛰意味着春雷响起,冬眠的动物被惊醒,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。
民俗活动:在惊蛰期间,民间有“打小人”的习俗,以驱赶霉运和不祥之气。
详细说明:
自然物候: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的昆虫。
农业活动:开始春耕春种,防治病虫害。
惊蛰之后,天气变暖,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渐渐苏醒并开始四处活动。人们把饮食习俗与预防消灭虫害相结合,创造出惊蛰时节“祭白虎驱害虫”等一系列习俗活动。
古人以白虎为兽中之王,能够驱邪、驱百害,故而每年惊蛰当日,会拜祭白虎,驱百虫,以免受虫害。人们还会手持清香、艾草,熏家中四角,以香味驱赶蛇、虫、蚊、鼠和霉味。